发表日期:2014年7月25日
文章来源:平凉日报
文章作者:姜慧仁
浏览 106466 人次 |
崆峒区新民北路东片区征收六组的王海鹏是位80后小伙,今年被抽调到新民路片区任征收六组副组长,协助组长协调13名征收人员完成186户征收任务,他本人负责19户,如今他已经完成了预定的目标任务,为棚改工作推动做出了表率。面对成绩,王海鹏说的最多的就是初到片区的那段日子。
刚到平凉市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新民北路东片区,他既紧张又激动,紧张的原因是对于这项工作不了解,激动的是即将亲自见证并参与这个城市的变迁与跨越大工程。动员会上,棚改中心的领导一再强调要为老百姓着想,要站在棚改群众角度上去开展工作。当时他心里打了问号,认为征收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,里面的矛盾一定很多,咋能顺应老百姓的心思开展工作呢?领导看出了他的顾虑,单独找他谈心,告诉他只要用心去做,工作其实很简单,就是把城市拆迁后的前景化为棚改户的愿望,今冬按照政策要求不让老百姓吃亏,也别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多占便宜,让片区群众由被动棚改变为积极参与。
因为有共同的使命与工作,在征收六组,来自全区各个部门的同志们在短时间里结下了很深的感情,大家都很积极并且平和地面对承担的任务,更重要的是能在工作中相互配合和互补。早出晚归,误餐失眠,每天在征收一线坚守,辛苦已经成为他们工作的一种常态,同时他们也感到奉献的自豪。每天见面都会分享解决问题的心得和棚改中的趣闻轶事,尤其是如何说服和引导那些不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的群众,他们都会讨论总结出若干条方法,这种合作与交流,使王海鹏更加懂得了“团队”的重要性。
有一件事很让他心痛,一位被征收户的房产归属引起姐弟之间矛盾,还差点大打出手,虽说被他力劝了下来,但征收中这样的事情并不罕见。俗话说,“家和万事兴”,和谐、识礼是一个家庭甚至家族兴旺的根本,而如今这“和”的诉求往往经不起利益的考验,看来传统文化的复兴与推进的确迫在眉睫。为此,为了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,他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,不仅要争取顺利征收,更要把被征收户家庭和睦,征收补偿的合理分配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,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家庭成员因为征收利益而伤害亲情的事情发生,也受一些棚改群众的认可与赞扬。
采访中,王海鹏还说,几个月的征收工作让他感悟颇多。说起征收,人们会不自觉地把征收和被征收对立起来,光想着怎么相克不想怎么相生,就会有矛盾,实质上两者并不矛盾,好政策的贯彻根本在于人,既要做坚定的执行者、正义的维护者,还不要把政策走偏,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、盲目推进的功利思想,棚改是造福百姓的好事,群众是理解支持的。这些日子,他从同事身上、从群众工作中学到了很多,他更加清晰地认识到,在工作和生活中,他还有许多亟待提升学习的地方。
|
|